北京时间7月27日晚,中超第18轮比赛上演了一场扣人心弦的较量,上海申花主场以3:2险胜河南队。这场比赛不仅充满了波澜起伏,还因裁判的多次争议判罚,迅速引发了广泛讨论。申花凭借这场胜利成功复仇,且在积分榜上继续领跑,领先第二名6分。赛后的争议不断,申花俱乐部也明确表示:对于比赛中影响进程的误判,绝不妥协,必定上诉到底。
从比赛一开始,悬念便逐渐揭开。申花以3:2战胜河南,四天前在足协杯的点球大战中惜败给对方,这让球队和球迷心中憋着一股气,主场之战成了报仇雪恨的机会。场馆内气氛火爆,球迷的热情可见一斑。
比赛进程并不简单,申花开场后迅速进入状态。第17分钟,申花通过一次精准的角球机会,由蒋圣龙头球破门,1:0,梦幻开局。然而,好景不长,防线核心朱辰杰在第30分钟因伤离场,申花的防守体系遭遇重大考验。河南队并未轻易放弃,在上半场补时阶段,比赛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——阿奇姆彭在禁区边缘被马纳法逼抢,裁判原判停区外任意球,但在VAR介入后,裁判改判点球。纳萨里奥冷静罚入,1:1!慢镜头回放显示,犯规显然发生在禁区外,这一判罚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反应,连河南队球员都感到错愕。
展开剩余69%尽管如此,申花并未受到太大影响,反而在上半场补时阶段继续发力。阿苏埃抢断后迅速发动反击,特谢拉在禁区弧顶精准施射,2:1,申花再次领先。下半场第57分钟,吴曦一记长传精准找到阿苏埃,后者单刀赴会,3:1,申花拉开了两球的优势。阿苏埃的状态堪称火热,连续三场比赛进球,成为申花进攻端的定海神针。然而河南队顽强反扑,在第76分钟通过阿奇姆彭头球扳回一城,2:3。第78分钟,河南队错失了一个空门机会,差点就带走了比赛的胜利。终场前,河南队发动最后的疯狂反扑,申花后防线死死守住了胜果,最终以3:2获胜。
这场比赛的争议点不在于比分,而在于裁判的判罚。首先是那粒颇具争议的点球,主裁判本来判罚正确,结果在VAR的强行介入下改判点球,完全违反了相关规则。足协的明确规定只有在“明显错漏判”的情况下才能使用VAR,而这一判罚显然没有达到这一标准。连河南队球员都没提出抗议,足以证明该判罚的不合理。此后,申花一次明显的点球机会被漏判,河南队球员因背后犯规被判黄牌,裁判的尺度明显不一致。赛后裁判组没有任何出面解释,使得事件进一步发酵,话题迅速冲上热搜。
球员表现方面,申花的进攻线可以说是全员在线。蒋圣龙的头球破门,阿苏埃的连续进球,特谢拉的关键一击,吴曦的精准助攻,申花的进攻效率和执行力堪称一流。但朱辰杰的伤退却让防线出现了漏洞,幸好申花凭借强大的进攻火力最终锁定了胜局。河南队方面,阿奇姆彭和纳萨里奥的进攻威胁依然存在,球队在最后时刻差点扳平,展现了强大的韧性。
外界的反应可以说是如潮水般汹涌。申花跟队记者甘慧在赛后直接点名批评裁判,怒斥“这么吹比赛,晚上不怕做噩梦吗?”球迷们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声,直指裁判“能力差或人品问题”。媒体也不客气,列举了多起本赛季中超的VAR误判案例,批评技术水平不高、管理混乱。值得注意的是,中超的VAR系统使用的仍是英超在2021年淘汰的老旧技术,连越位线都不准确,难怪每轮比赛后都有人提交申诉。
赛后,申花俱乐部迅速表态要上诉,不仅仅是为了为自己争取公正,也为了维护联赛的公平竞争环境。尽管上诉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,且即便赢得了上诉,积分也无法改变,但申花依旧坚持要为公平发声。此前申花已经因为类似的判罚向足协提出过上诉,虽然未获得成功,但这次视频证据更为有力,申花的态度愈加坚定。
这场比赛的背后,不仅仅是一个比分的胜负,更反映出中超裁判系统存在的积弊。裁判的管理、VAR的标准以及判罚的公正性,已经成为球迷和俱乐部心中的痛。大家真正期望的,不仅是“申花赢球”,而是一个公平透明的联赛环境。每一次裁判的失误,都会消耗一次球迷的信任。申花的上诉,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争取一个公道,更是为整个联赛敲响了警钟。
申花这场胜利虽带着火气,但真心希望裁判风波能尽快有一个公正的解决。中超的未来,除了球员的拼搏,还需要一个公正透明的赛场规则。
发布于:江西省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